远光软件蓄力工业4.0 让燃料管理“智能化”
发布时间:2015-02-13 点击:1015
电力集团企业向智能化转型
“以往,电力集团企业信息化包括生产过程自动化和管理信息化。”黄建元告诉本刊记者,“企业首先实现生产过程自动化,通过计算机自动控制系统来直接采集在线生产信息,比如电力企业的电厂控制、变电站控制等。而在生产过程自动化系统稳定运行后,企业便会向管理信息化方面努力。企业管理内部信息系统,通过人财物系统、在线业务系统和基层单位报送获取信息,主要内容包括办公自动化、业务数据处理、共享信息查询、电子邮件、互联网使用等功能。”
随着电力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电力集团企业信息化已不能仅仅满足于提供基础支持,企业需要通过快速全面的信息来支持决策、简捷方便的过程重组来助力管理。在黄建元看来,工业4.0在电力行业应用的一个重点,就是通过智能化再造生产流程,从而重塑企业管理,电力集团企业信息化已经由集中型平台建设阶段向智能化阶段发展。
燃料智能化至关重要
“在火电企业的管理中,‘口粮’——燃料的管理至关重要,燃料成本占火电企业成本的70%以上。”黄建元告诉本刊记者,“从这个意义上说,燃料管理水平的高低反映了火电企业管理水平的高低。”虽然我国致力于发展清洁能源,但火力发电仍占市场绝对比重,并且这将在未来一段时间内不会被改变。燃料作为火力发电企业生产的命脉,智能化是行业发展的大方向。
燃料智能化还有很长一段路
黄建元给本刊记者算了一笔账:“根据统计,燃料智能化可有效消除人工操作的弊端,每降低掺假率一个百分点,可节省燃料成本损失1500万元,改造后一年节省的燃煤支出即可覆盖燃料智能化系统改造的整体投资(1000-2000万元之间)。”对电力企业来说,燃料智能化是一个见效快、回报高的投资,也符合未来整个行业发展的大趋势。但当前,整个电力行业在燃料智能化建设的认识和投入上还处于初期阶段,还需要一个认识和发展的过程,全面覆盖前端设备自动化、智能化以及管理信息化的智能化产品还处于空白市场阶段。
“我国燃料智能化建设刚刚起步,打破原有的以人为主的管理模式,推广燃料智能化产品,最大的阻力在于企业决策者观念的改变。”在黄建元看来,我国电力企业燃料智能化,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