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海市促进外贸稳增长调结构若干政策措施》即将出台 积极推动我市外贸调结构稳增长
发布时间:2016-08-03 点击:1376
统计数据显示,2016年1-4月,全市外贸进出口总额832.02亿元,同比下降5.3%;其中,出口2016年首次转为正增长,达569.01亿元,同比增长12.9%。
虽然外贸降幅有所收窄,但当前,外贸形势依旧复杂严峻,不确定不稳定因素增多,下行压力仍在不断加大。为促进理顺珠海市外贸发展路径,实现长期可持续有质量增长的需要,市商务局起草了《珠海市促进外贸稳增长调结构若干政策措施》(以下简称《政策措施》),已经市政府常务会议审议通过,将于近期正式出台。
新增对外贸企业融资的支持
针对企业融资难的突出问题,《政策措施》提出了利用财税金融扶持外贸发展。
《政策措施》要求,发挥财政资金杠杆作用,鼓励金融机构提升外贸企业贷款额度和信用度,对有订单、有效益的外贸企业贷款。市财政资金对外贸企业贷款给予利息补贴,对为外贸企业提供融资服务成效明显的外贸融资服务平台给予资金支持。
同时,支持银行开展、扩大出口退税单贷款。支持企业利用出口退税单融资,对以出口退税单为抵押获得银行贷款的企业,对其支付的贷款利息给予一定比例的资金支持。
企业以进出口信保单融资也将得到市财政资金的关注。《政策措施》明确,支持银行扩大出口信保单贷款规模;支持企业在开展出口、进口和“走出去”活动时投保进出口信用保险,扩大出口信保保单融资规模,增加短期出口信保规模,按照企业实际缴纳的保费给予资金支持。
据介绍,市财政将在6月份起初步安排2000万风险补偿金建立外贸企业助保贷融资平台,1:10拉动银行放大对珠海市外贸企业的贷款额度,帮助外贸企业、特别是外贸综合服务平台企业解决扩大进出口规模面临的资金瓶颈问题,切实扶持外贸企业发展壮大。预计可撬动银行放贷2亿元,拉动出口增量2亿美元。
值得一提的事,新增2016年外贸企业助保贷融资平台风险补偿金2000万元,是珠海市首次安排外贸企业助保贷融资平台风险补偿金。
加大对外贸平台类项目的支持
《政策措施》提出要积极搭建公共平台,包括外贸综合服务平台、跨境电子商务公共服务平台、外贸特色产业集群服务平台、加工贸易创新发展公共服务平台、走出去公共服务平台、服务贸易和服务外包公共服务平台等。
其中,对经认定的外贸综合服务平台,根据其一般贸易出口规模大小分级给予资金支持,每个平台不超过500万元。对新建外贸综合服务平台,且有进出口业绩、有纳税贡献并通过认定的,资助20万元;已建并投入运营的外贸综合服务平台,且通过认定的,根据新加盟的外贸企业数量分档次给予资金支持,每个平台不超过100万元。
鼓励相关机构建设“走出去”公共服务平台,重点支持为珠海企业境外投资、承包工程和劳务输出提供公共服务项目以及举办论坛、讲座、培训等,对于提供上述服务达到一定规模,并经国家、省、市评定或批准的走出去公共服务平台给予资金支持,每年每个平台资助标准支持金额最高不超过50万元。
《政策措施》还鼓励相关机构建设服务贸易和服务外包公共服务平台,重点支持为珠海市服务贸易和服务外包企业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提供技术研发、培训、项目管理、知识产权保护等公共服务;为服务外包企业提供网上交易平台、供求平台和交流平台等,对于提供上述服务达到一定规模,并经国家、省、市评定或批准的服务贸易和服务外包公共服务平台给予资金支持,每年每个平台资助金额最高不超过50万元。
积极培育外贸竞争新优势
外贸新业态是目前珠海市外贸发展的新亮点,《政策措施》重点支持外贸综合服务平台、跨境电子商务、旅游购物出口以及市场采购等增长潜力大的外贸新业态。支持企业建设和完善线上服务平台,利用“互联网+外贸”等创新手段培育外贸发展新增长点,对在新业态发展方面成绩突出的企业给予资金支持。
跨境电子商务作为一种新型业态,对促进小微企业创新发展、拓展营销渠道,具有不容忽视的重要意义。但同时,跨境电商的蓬勃发展离不开相关政策的支持,《政策措施》中提出要积极支持企业开展跨境电子商务,支持相关重大项目引进工作,推动发展跨境电子商务,提升跨境电子商务创新应用水平,强化跨境电子商务产业支撑体系。
开拓国际市场需要遵从国际规则,只有不断地提升国际化经营能力,方能在国际市场立于不败之地。《政策措施》在这方面也给予了大力支持。对企业参加通过国际社会认可的管理体系认证、产品认证,赴境外申请专利、注册商标,开展信息化建设,建设境外营销和服务体系,建设境外展示中心、分拨中心、保税仓储中心、批发市场和零售网点等有利于提升企业国际化经营能力活动给予资金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