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分发挥港珠澳大桥的效益和作用,在更高水平上扩大开放 珠海加快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
发布时间:2019-11-06 点击:1086
2018年10月22日至25日,习近平总书记亲临广东视察,第一站就来到珠海,亲自出席港珠澳大桥开通仪式,对广东提出四个方面重要指示要求,对珠海提出了加快珠海经济特区发展、促进澳门产业多元发展、加快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和实力、用好管好港珠澳大桥等一系列重要指示要求。
巨龙伏波通三地,彰显大国伟力——金秋十月的伶仃洋上,飞架香港、澳门、珠海三地的港珠澳大桥气贯长虹,犹如巨龙蜿蜒大洋之上,徐徐勾画出粤港澳大湾区宏伟画卷。
一年来,按照总书记“用好管好大桥”的殷殷嘱托,港珠澳大桥客流量突破千万人次,通关环境更加高效便捷,海陆空协同的综合交通枢纽体系加快构建,拉动经济的“大桥效应”初步显现。
一年来,紧紧围绕总书记对珠海提出的一系列重要指示要求,珠海不断全面推进深化改革,在更高水平上扩大开放,充分发挥大桥的效益和作用,加快谋划建设大桥经济区,加快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澳珠携手建设粤港澳大湾区重要一极。
“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一年来,珠海人正以奋斗的姿态,时不我待,只争朝夕,开创“大桥时代”的美好未来。
粤港澳三地人员往来更加密切
全长6.7公里、深入海底46米的世界上最长、最深的外海深埋沉管隧道,长达120年的大桥设计使用寿命,相当于10个鸟巢或60个埃菲尔铁塔的大桥主梁钢板用量……
这是中国交通建设史上技术最复杂的“世纪工程”,是使中国桥梁、中国标准走向世界的“超级工程”,也是世界交通建设史上的新标杆,被英国《卫报》评为“新世界七大奇迹”之一。
对世界来说,它展现了中国力量与中国智慧;对珠海而言,它是世界了解这座城市的另一扇窗口。
从香港国际机场出发,再经港珠澳大桥,仅需50分钟就抵达珠海,世纪工程沿途景色壮美,交通效率高效,就连安迪·穆雷等世界网坛知名球星也发出了由衷的赞叹。
今年9月底,首届珠海网球冠军赛在横琴举办,赛事不仅吸引了安迪·穆雷、西西帕斯、克耶高斯、德米纳尔等世界各地网球明星,还有大批前来报道赛事的外媒。许多人从踏上港珠澳大桥那一刻起,就对这条横跨三地、全长超过50公里的超级工程发出惊叹。
珠海网球冠军赛联合赛事总监吕品德认为,港珠澳大桥带来快捷便利的交通条件,正吸引越来越多的球员选择到珠海参加比赛,有助于提升珠海体育赛事的国际化水平,打响珠海的国际知名度。
一桥连接三地,勾勒出美好生活圈,承载的是粤港澳大湾区迈向世界级湾区的光荣与梦想。
2018年10月23日上午10时许,习近平总书记宣布港珠澳大桥正式开通,开启了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新篇章。第二天上午,首位旅客经港珠澳大桥从香港入境珠海。2019年6月6日下午,随着一位香港籍旅客从入境大厅自助通道刷卡通过,港珠澳大桥珠海公路口岸验放出入境旅客正式突破1000万人次大关。
仅仅用了8个月时间,港珠澳大桥的客流量就实现了从零到一千万人次的突破。这一数量变化表明,粤港澳三地通过大桥不断紧密连接,推动构建世界级城市群的内在动力正在不断增强。
简化流程货物通关更便捷高效
货运量的变化同样显著。来自拱北海关的数据显示,2018年10月至2019年3月,经港珠澳大桥珠海公路口岸进出口货值达122.4亿元,货运量7.2万吨。这一数字还在不断增长。今年前5个月,经港珠澳大桥珠海公路口岸进出口货物总值达145.6亿元,货运量为9.9万吨。截至今年8月,经港珠澳大桥珠海公路口岸进出口货物已经增长至19万吨。
目前,港珠澳大桥珠海公路口岸已实现广东陆路快速通关模式,货物无需到场即可通过“单一窗口”提前申报,配套“一站式”卡口系统,对无需查验的货物自动抬杠放行,实现货物通关“零等待”,做到随到随检。此外,随着“粤港两地海关快速通关对接合作模式”的落地和粤港海关货车查验结果互认的正式实施,港珠澳大桥珠海公路口岸货物通关流程进一步简化。同时,海关提供的24小时全天候货运通关服务,也为企业快速通关提供了便利条件。
通关环境便利高效,企业的时间和运输成本显著降低,这是企业普遍感受到的变化。珠海魅族科技有限公司进出口业务相关负责人介绍,从货物报关到工厂实际收货,全程仅需5个小时,相比于以往的水运,货物到达珠海工厂的时间能节省约一天。
2018年11月,珠海印发《横琴新区扶持跨境电子商务发展暂行办法》,其中规定,物流企业由香港经港珠澳大桥往来珠海时,可享受单程全额补贴。这是横琴新区、保税区在珠海获批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后,不断出台大力扶持跨境电商企业的政策之一,珠海融入大湾区建设的速度再次提升。
2018年11月12日,一辆运载首票进口货物的粤港跨境物流车经港珠澳大桥珠海公路口岸顺利抵达珠海南屏保税仓。该车从香港仓库提货、运输、报关到珠海仓库卸货,仅花费1.5小时,物流总成本减少近1/3,从港珠澳大桥珠海公路口岸下桥后抵达保税仓仅10分钟车程。让跨境货品通过大桥运抵珠海保税仓成为很多港澳企业的选择,加之仓储价格优势,珠海的保税仓吸引了大批客户前来洽谈合作。
港珠澳大桥撑起粤港澳大湾区互联互通的“脊梁”,使大湾区城市间资源优化配置更加高效,为珠海努力打造粤港澳大湾区重要门户枢纽、珠江口西岸核心城市和沿海经济带高质量发展典范提供强大动力。
中山大学粤港澳发展研究院港澳经济研究中心主任袁持平认为,“借助港珠澳大桥的‘穿针引线’,不仅使粤港澳三地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更将加速国内外创新资源和高端要素的流动和集聚。”
助力实现更高水平的对外开放
港珠澳大桥的“杠杆”,撬动了珠海进一步扩大开放,以开放促创新、以开放促发展的更大决心。目前,珠海充分发挥大桥的效益和作用,对接加快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
2019年2月,珠海市跨境电商保税进口(1210)业务跑通了“第一单”,这标志着珠海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的进口业务全面启动。港珠澳大桥开通后连接香港机场,成为珠海跨境电商业务的独特区位优势,与其他区域相比较,珠海横琴是内地唯一与港澳两个自由贸易港路桥相连的自贸区,全球商品可以经港澳更加快速地进入珠海。通过保税备货模式,电商企业可以用更低的价格、更快的速度采购到全球的优质产品,同时降低电商仓储物流企业的物流成本,提升进口商品的流通效率。今年1-6月,珠海跨境电商零售进口实现总票数约61万票,总货值约2.2亿元,同比增长近26倍。
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充分利用港珠澳大桥推动我市外贸产业发展,以珠港澳海陆空联运为手段,加强与香港、澳门国际机场货运业务合作,在珠海建设“承接港澳、辐射粤西、服务湾区、联通全国”的区域性国际贸易分拨中心。
2019年7月9日,我市首单区域性国际贸易分拨业务的货物标的经位于我市西域码头的“珠港澳货栈”申报出口后,途经港珠澳大桥,最后抵运香港配发全球,这标志着我市区域性国际贸易分拨中心业务及其配套通关监管作业模式在我市正式开始运营。
美光原科技打入俄罗斯市场,格力电器先后中标巴基斯坦、老挝、缅甸等重大工程;东信和平陆续在新加坡、孟加拉国、印度、俄罗斯设立4家海外子公司……自港珠澳大桥通车以来,珠海企业“走出去”的步伐明显加快,机电产品、高新技术产品已经成为珠海对外贸易的优势集群,大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自主品牌和核心技术的企业带着拳头产品走出去参与全球竞争。
2018年11月,港珠澳大桥开通不久,第十二届中拉企业家高峰会在珠海举行,高峰会通过并发布了《中国-拉美贸促机构珠海宣言》,共同倡议推动经贸政策沟通和商事法律合作,构建更富成效的合作机制,打造更多经贸合作新亮点。
市统计局的数据显示,珠海2019年上半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483.25亿元,同比增长7%,经济运行总体平稳,增速排全省第3位、珠三角第3位。其中,上半年珠海全市完成外贸进出口总额1377.37亿元,出口总额736.08亿元,进口总额641.29亿元。2019年1-5月,珠海对香港进出口114.62亿元,对澳门进出口15.55亿元,与港澳地区进出口总额占珠海进出口总额的11.2%。2019年1-5月,全市新设港澳企业451家,占全市新设外资企业数量的93.6%,实际吸收港澳外资10.85亿美元,占全市吸收外资的87.6%。今年上半年,我市实现服务外包执行金额8.2亿美元,增长8.5倍,服务外包产业规模跃居全省第三,贸易新业态增长强劲。
以大桥为支点,珠海使出“组合拳”,在口岸通关、双向投资、多元合作、贸易便利化等方面积极探索,推动规则相互衔接和专业资格互认,构建起新型合作模式,进一步促进国际资源高端要素聚集流动,加快建设粤港澳大湾区经济新引擎,加快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